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2年04月21日
近期假冒電池猖獗,“南孚”、“555”成重災區
年后,國內打假活動中又有了數起針對電池的事件報道,民用市場上以“555”和“南孚”為主的碳性電池、堿性電池成為制假的重點,鋰電池也存在部分造假。
因開展“三打兩建”活動,廣東打擊假冒偽劣電池行動成果較多。三月份,番禺區打擊制假售假專項行動組的執法人員對位于番禺東涌鎮一個涉嫌非法生產加工假冒偽劣電池的電器加工廠進行了突擊檢查,共查處“TOSHIBA”電池16箱,“TIGERHEAD”電池包裝盒約14,000個,參與行動的工商部門依法暫扣了相關物品。
進入四月份,同樣是在廣州,工商執法人員突擊檢查了荔灣區的一處制假窩點,在這處面積僅有25平方米、位于荔灣區五眼橋沖尾坊243號的出租屋內只有一名工人,當時,這名工人正在“生產”“555”牌電池。通過該處僅有的一臺小型自動化電池生產設備,工人將老板采購來的裸身電池放入設備中,然后將底帽放進另一個槽內,由設備將底帽壓入電池底部,一只只“555”牌電池就這樣出品了。據工人交待,該作坊三天之內共“生產”了70,000多只假冒的“555”牌碳性和堿性電池。
無獨有偶,在廣州市南海區黃岐鎮東星村,執法人員同日在某出租屋查封了兩條電池套縮機生產線。參與行動的質監部門查獲“555”半成品電池73,931只、成品電池7,920只、電池PVC標識41萬個。另外,還查獲假冒“南孚”電池610只,包裝卡紙23,300張。
對于制造假冒電池的偏好似乎已經超出了傳統的制造業重地——廣東,幾乎在同一個時期內,銀川市工商部門也在轄區內查獲了3萬多只進入銀川尚未銷售的假冒“南孚”電池,這批假冒電池分為2粒裝和4粒裝,既有7號堿性電池,也有5號堿性電池,經過進一步深入調查了解到,該批電池是從西安市通過物流進入銀川的。
因為碳性電池和堿性電池的外包裝極易模仿,普通消費者較難識別,這在客觀上為假貨盛行準備了條件。從對上述假冒電池的查處中可以看出,這些假冒偽劣電池有兩種流通方式:1、低價格打開市場;2、銷售到農村市場、小型商店和流動攤點。
因此,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避免假冒電池困擾應盡量到正規商店和大型超市購買所需電池,即使遇到了質量問題也可以找到維權的對象。
下一篇:國家電池質檢中心通過認監委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