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8年12月28日
前11個月動力電池裝機量超45Gwh,主流新能源車企配套數據一覽
電車匯消息:日前,乘聯會根據車輛生產合格證及《道路機動車輛產品公告》,核算出2018年1-11月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量,據測算,2018年1-11月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車量為100萬臺,裝機總電量約4508萬度,即45Gwh,同比增長84%。盡管其結果與最終上險數據可能存在一定差異,但生產合格證數據一定程度上反應了整車企業生產排期計劃,更直觀地反映了行業走勢和零整企業配套關系。
對此前兩年來看,新能源乘用車逐步成為市場主力,同時動力電池裝機的核心市場,而新能源客車動力電池體量逐年下滑,專用車電池需求波動大。這也印證了電車匯一貫的觀點,乘用車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增量擔當,商用車則在存量中尋找增量。
進一步細分到動力類型來看,除了以上不同市場體量變化以外,新能源乘用車電池技術路線的變化同樣明顯,其中三元里電池在乘用車領域(包括純電動和插電式)的運用翻兩番以上,磷酸鐵鋰占比大幅縮減。
這與自2017年補貼政策對高能量密度電池的倚重性直接相關,以此帶來的結果就是,一方面行業平均水平迅速提升到140kwh/kg以上,車輛續航提升;另一方面電池安全事故頻發,遭受普遍質疑。對此有觀點認為,明年補貼政策盡管會延續對高能量密度電池的支持方向,但或將取消該參數硬性指標,部分企業已經開始探索脫離財政補助后的經營模式。
從新能源車企配套信息來看,比亞迪、寧德時代、合肥國軒、捷威動力、普萊德、力神等電池品牌是當下主流動力電池供應商。經過一年多的攻城略地,寧德時代進一步鞏固了自身與比亞迪之間所形成的寡頭地位。其中除了與北汽新能源、鄭州宇通、奇瑞汽車、東風汽車、吉利汽車等主流車企建立起大批量的供應關系,細數電池合資企業已經有上汽、東風、廣汽、吉利四家,更有寶馬、本田等外資車企加盟。另一方面,比亞迪電池外供業務同樣緊鑼密鼓,不僅與長安汽車合資設立新能源動力電池公司,商用車電池及底盤也不斷出現在其他整車廠商的供應列表中。
僅僅從裝機量占比數據來看,動力電池已經成為典型的寡頭市場。值得思考的是,在動力電池結構性產能嚴重過剩的當下,下一次“倒戈”寧德時代/比亞迪的會是哪些車企?
上一篇:解釋什么是電池梯次利用
下一篇:其實動力電池安全性沒這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