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3年08月04日
實現碳中和和電動汽車電池循環經濟
電氣化運輸變革的隱形成本包括各種供應鏈問題。
電動汽車(EV)被視為是向低碳經濟轉型的關鍵。電動汽車不會存在有尾氣排放的問題,但提取和生產電池中的原材料,可以出現同樣多的碳。在采用電動汽車時仍然沒有充分考慮綠色交通改革的隱性成本,電池組件的回收也沒有得到充分考慮。
新技術對電池會有怎么樣的幫助呢?
根據S&PGlobalMarketIntelligence的數據,隨著電動汽車銷量一路攀升,全球電池的需求量在2020年至2025年之間將呈5倍上升。電動汽車所要的礦物質大約是裝有內燃機汽車的6倍。這就意味著電動汽車制造商將要越來越多的鋰、鈷、鎳以及其他金屬材料來生產電池。在這些全球供應鏈中工作的人經常遭受嚴重的勞工權利。此外,原材料必須運輸到全球各地,因此也會造成大量的排放。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的最新報道,8個供應鏈出現的排放量占全球的50%。說明假如不改變供應鏈的話,依然不能實現改善全球氣候目標。然而,我們如何可以使供應鏈變得更加道德和綠色呢?我們又該如何從碳密集型供應鏈轉移到實現凈零排放的供應鏈呢?
我們應該如何實現供應鏈脫碳呢?
為了減少國際運營公司中二氧化碳排放,沿整個供應鏈收集有意義的數據至關重要。例如,區塊鏈、機器學習或是人工智能技術都在全球范圍內對該行業進行干擾。Circulor是一家總部位于英國的全球技術公司,可以為這一問題供應最成熟完整的解決方法。Circulor的CEO兼創始人DouglasJohnson-Poensgen解釋:"和其他可追溯性解決方法不同,我們在追蹤供應鏈中追蹤實際材料的動向,而不僅僅是是參和者之間的交易。這意味著,我們能夠在供應鏈的每一步驟中匯總排放量,創建有關嵌入式二氧化碳的精確而深刻的信息。"
位于英國的鋰電池生產商Britishvolt正在和Circulor合作,追蹤供應鏈以及從廠建筑材料到電池材料報廢處理和/或再利用的排放。這個20+年的項目是同類項目中的第一個,不僅跟蹤電池供應鏈,還跟蹤設施的建設和維護以及相關的經濟發展對當地的影響。然而,新技術不僅能夠使供應鏈更加可持續發展,還有助于提高道德水平。
循環經濟是實現零排放的答案嗎?
實現真正零排放依賴全面運行的循環經濟。根據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EnergyAgency)的一份報告,從現在到2030年,向電動化的轉變可能會出現1200萬噸電池廢物。為了使電動汽車可持續發展,在提取重要原材料時遵守社會責任和生態標準必須發揮和回收同等的用途。當我們將可追溯性和可回收性結合起來時,是可以實現改善氣候的目標。我們要從更可持續的生產轉變為拋棄。我們要延長這些產品的壽命,例如電池,然后通過設計系統外的廢物回收和再利用。
EllenMacArthurFoundation基金會在近期的論文中預測,凈零排放所需排放量的45%可以通過循環性來減少。換句話說,當我們結合可追溯性和可回收性時,可以實現改善氣候的目標。可追溯性使業務決策和產品創新達到了一個全新的水平,并供應了上市材料的精確性。
追蹤電動汽車電池對環境和人權的影響
歐盟最近對推行‘電池護照’的提案是將進一步推動脫碳、循環以及來源數據的關注。該‘護照’被引入歐盟電池法規(EUBatteryRegulation),并將于2024年一月起生效。該法規要有關每一個大于2KWh電動汽車的電池要有單獨的數碼檔案,記錄電池內容和環境足跡。例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必須精準到克。
‘電池護照’被視為是一款綜合的數字信息,可以供應有關電池在每一個壽命周期階段的可靠信息和數據。數字工具承諾可以追蹤電動汽車電池壽命中的社會和環境風險管理。而且,生產商也應該做好準備。Circulor的電池護照管理系統是一個解決方法,公司可以為立法者和消費者的未來做好準備。Circulor的Johnson-Poensgen表示,那些能夠在這里快速展示驗證的可持續發展的公司會有明顯優勢。
下一篇:動力鋰電池仍需降本提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