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8年08月02日
特斯拉鋰電池概念股有哪些
均勝電子(600699):2015年公告,獲得特斯拉新能源汽車電池管理系統傳感器及相關零部件的采購訂單。鴻特精密(300176):已通過特斯拉供應商資格認定,但暫時還未給對方供貨。大富科技(300134):2014年與特斯拉合作,曾少量交付產品。長信科技(300088):董秘確認正在和特斯拉電動車商談合作事宜,有望為特斯拉供貨中控觸摸屏。金瑞科技(600390):通過松下成為特斯拉間接供應商。格林美(002340):與韓國ECORPO公司簽署NCA車用動力電池材料戰略合作備忘錄。ECORPO是特斯拉供應商,據稱格林美產品已經進入特斯拉體系。
特斯拉(Tesla),是一家美國電動車及能源公司,產銷電動車、太陽能板、及儲能設備。[1]總部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硅谷的帕羅奧多(PaloAlto)[2],2003年最早由馬丁·艾伯哈德(MartinEberhard)和馬克·塔彭寧(MarcTarpenning)共同創立,2004年埃隆·馬斯克(ElonMusk)進入公司并領導了A輪融資。[3-5]創始人將公司命名為“特斯拉汽車(TeslaMotors)”,以紀念物理學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Tesla)。[6-7]
特斯拉第一款汽車產品Roadster發布于2008年,為一款兩門運動型跑車。[8]2012年,特斯拉發布了其第二款汽車產品——ModelS,一款四門純電動豪華轎跑車[9];第三款汽車產品為ModelX,豪華純電動SUV[10],于2015年9月開始交付。[11]特斯拉的下一款汽車為Model3,首次公開于2016年3月[12],并將于2017年末開始交付。
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表示[13],特斯拉努力為每一個普通消費者提供其消費能力范圍內的純電動車輛;特斯拉的愿景,是『加速全球向可持續能源的轉變』。[14]
2018年7月12日,特斯拉全球副總裁任宇翔在特斯拉中國總部接受采訪時介紹,特斯拉(北京)科技創新中心設立在北京,主要包括電動汽車及零備件、電池、儲能設備及信息技術的研究、開發等。
特斯拉最初的創業團隊主要來自硅谷,用IT理念來造汽車,而不是以底特律為代表的傳統汽車廠商思路。因此,特斯拉造電動車,常常被看做是一個硅谷小子大戰底特律巨頭的故事。[16]
1991年,通用汽車研發出EV-1,并作為第一款量產電動汽車投放市場,這款車其貌不揚,續航里程140公里,由于投入與產出比不高,在生產了二千多輛之后,通用汽車于2002年宣布放棄。此事讓通用汽車背上了罵名,一部名為《誰殺死了電動汽車》的紀錄片更是讓此事廣為流傳。事后,參與EV-1項目的工程師艾爾·科科尼(AlCocconi)在加州創建了一家電動汽車公司ACPropulsion,并生產出僅供一人使用的鉛酸電池車T-Zero。
TESLA創始人馬丁·艾伯哈德
TESLA創始人馬丁·艾伯哈德(9張)
ACPropulsion公司的經營陷入困境時,一名來自硅谷的馬丁·艾伯哈德(MartinEberhard)工程師為之投資了15萬美元。作為交換,他希望科科尼嘗試用數千塊筆記本電腦的鋰電池作為T-Zero的動力。換用鋰電池后,T-Zero行駛里程超過了480公里。艾伯哈德勸說ACPropulsion公司為他造一輛這樣的車,但科科尼無意成立汽車公司。艾伯哈德于是決定自己來。硅谷工程師、資深車迷、創業家馬丁·艾伯哈德(MartinEberhard)在尋找創業項目時發現,美國很多停放超級跑車的私家車道上經常還會出現豐田混合動力汽車普銳斯(ToyotaPrius)的身影。他認為,這些人不是為了省油才買普銳斯,普銳斯只是這群人表達對環境問題不滿和想要做出改變的愿望的的方式。于是,他有了將跑車和新能源結合的想法,而客戶群就是這群有環保意識的高收入人士和社會名流。
2003年7月1日,馬丁·艾伯哈德與長期商業伙伴馬克·塔彭寧(MarcTarpenning)合伙成立特斯拉(TESLA)汽車公司[4-5],并將總部設在美國加州的硅谷地區[4-5]。成立后,特斯拉開始尋找高效電動跑車所需投資和材料。由于MartinEberhard毫無這方面的制造經驗,最終找到ACPropulsion公司。在ACPropulsion公司CEO的引見下,埃隆·馬斯克(ElonMusk)認識了MartinEberhard的團隊。
2003年,T-Zero換上鋰電池后行駛里程就達到了480公里。特斯拉花了約五年時間的打磨,才把Roadster推上市。在這期間,主要時間和金錢花在了研發上。比如,特斯拉電動車引以為傲的續航能力,來自由七千多顆電池組成的電池包,即使短路也不會著火,個別電池損壞不會影響其他——這套電池控制系統是特斯拉自己研制的,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過電池故障。而且,這一模式還能保證它隨時可以用到最先進的電池來裝備特斯拉電動汽車。[16]
2004年2月,埃隆·馬斯克向特斯拉投資630萬美元,但條件是出任公司董事長、擁有所有事務的最終決定權,而馬丁·艾伯哈德作為特斯拉之父任公司的CEO。[18]
2004年到2006年,雖然公司人數一路由20人增至150人。但首款車型TeslaRoadster的研發工作卻遭遇了瓶頸。
2006年,艾伯哈德在特斯拉官網一篇名為《態度》的開篇博客中寫道——傳統大型汽車企業制造出來的電動汽車,續航里程有限、性能平平、外形一般?!疤厮估囀菫闊釔垴{駛的人們打造。我們不是為了最大限度降低使用成本,而是追求更好性能、更漂亮外觀、更有吸引力”。
2007年,危機集中爆發,而變速箱問題成為導火索。作為一輛堪比保時捷和法拉利的超級跑車,TeslaRoadster對高性能加速的要求非常高,這時候,普通電動車不配備多級變速箱的情況顯然不能滿足Roadster的需求,因為異步電機在低轉速的情況下功率輸出效率較低,所以引入二級變速箱順理成章。但問題是,如何在高壓高功率電控系統和變速箱協調之間做系統性研發,業界還沒有先例。
2007年,由Ze'evDrori接任特斯拉的CEO職務,Ze'evDrori是Monolithic內存公司的創始人,在硅谷同樣有相當高的知名度。
2008年,新CEO上臺之后解雇了幾位關鍵人物,實際上包括創始人馬丁·艾伯哈德以及其搭檔MarcTarpenning都先后相繼離開了特斯拉,這其中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馬丁·艾伯哈德在成本控制方面并沒有讓埃隆·馬斯克滿意。[19]
2008年2月,TESLA開始交付第一輛Roadster,最初的7輛車作為“創始人系列”提供給馬斯克和其他出資人,這份名單里有谷歌拉里·佩奇(LarryPage)、謝爾蓋·布林(SergeyBrin),ebay杰夫·斯科爾(JeffSkoll)等,當然也包括已離開公司的艾伯哈德。
2008年10月,第一批TeslaRoadster下線并開始交付。但是,原計劃售價十萬的Roadster實際成本卻高達12萬,和既定的7萬成本相距甚遠,Musk不得不將售價提升至11萬。這一舉動引來預定客戶的極大不滿,在洛杉磯舉行的客戶見面會上,憤怒的購買者差點把Musk圍攻暈倒。不過,即使將售價提高1萬,Tesla依舊面臨賠錢賣車的窘境。隨后,Tesla用了8周時間,將一輛Smart改裝成電動車,改裝項目包括底盤、電池、電機和電控系統。Musk用先進的技術打動了戴姆勒,后者最終投資7000萬美元收購Tesla10%的股份,兩家公司也進入更緊密的戰略合作階段。不久,Tesla又與豐田簽訂合作協議,為豐田提供電池組以及電動發動機。為了維持現金流,Musk又拿出了自己僅存的6000萬美元,用于生產和工程的流動資金。
2009年,奧巴馬和朱棣文參觀Tesla工廠,Tesla也成功獲得美國能源部4.65億美元的低息貸款。
2010年6月,特斯拉登陸納斯達克,IPO發行價17.00美元,凈募集資金1.84億美元,融資額達2.26億美元。開盤當日,埃隆·馬斯克也在帳面上力挽狂瀾地賺了6.3億美元,特斯拉成為目前唯一一家在美國上市的純電動汽車獨立制造商。[20]
2010年7月,該公司挖來了蘋果的零售店副總裁喬治·布蘭肯西普(GeorgeBlankenship)來負責它的零售戰略,他將在該電動汽車公司出任汽車程序副總裁,幫助推動新汽車的開發。[21]
2012年6月22日,美國加州Fremont的特斯拉工廠,公司生產的全新電動車系列“ModelS”首輛電動跑車正式交付。
2012年10月,特斯拉汽車公司獲得加州能源委員會(CaliforniaEnergyCommission)一項價值1000萬美元的專款資金,用以生產特斯拉ModelXSUV,并進一步擴建其弗里蒙特(Fremont)工廠。
2013年5月初,特斯拉宣布其2013年第一季度首次盈利后,一時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近一個月內,它的股價漲了約80%,正在向100美元沖刺,市值突破100億美元。
2013年5月9日,馬斯克在個人博客中寫道,“只想對客戶和投資人說聲謝謝,你們給了特斯拉一個穿越漫漫長夜的機會,沒有你們我們走不到今天。”[16]
2013年6月8日,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高開高走,收盤漲4.82%,報收102.04美元;重回100美元上方。公司市值約118億美元。
2014年2月19日下午,特斯拉汽車發布了2013年的致股東郵件。郵件顯示,第四季度特斯拉取得了創紀錄的汽車銷量,而年營收超過20億美元。與此同時,特斯拉還希望降低電動汽車的成本。
2016年11月17日特斯拉電動車收購美國太陽能發電系統供應商SolarCity,使得特斯拉轉型成為全球唯一垂直整合的能源公司,向客戶提供包括Powerwall能源墻、太陽能屋頂等端到端的清潔能源產品。[22]
2017年2月1日,特斯拉汽車公司(TeslaMotorsInc.)正式改名為特斯拉(TeslaInc.)。這意味著汽車不再是特斯拉的唯一業務。[23-24]
2017年4月13日,特斯拉首席執行官伊隆·馬斯克(ElonMusk)表示,特斯拉預計將在2017年9月對外展示計劃中的商用卡車。[25]
2017年7月7日,特斯拉在澳大利亞打造“世界最大鋰電池”,預計年底前完成。[26]
2018年6月,特斯拉將在9個州關閉約12個光伏設施。
上一篇:超級電容器有哪些優點和缺點
下一篇:如何激活失效的免維護蓄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