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1年04月09日
三元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接近極限,固態電池將會擔起重任嗎?
目前純電動汽車的發展一直受到電池能量密度低的桎梏。電池能量密度沒有大的突破,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就無法大幅提高,純電動汽車的發展將智能依賴于政策支持,缺乏市場動力。
近日,我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宣布,由其牽頭承擔的納米先導專項全固態電池課題已通過驗收。這一技術進展將推動國內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的規模化應用。
業內人士表示三元鋰離子電池目前的單體能量密度已經接近極限,很難再有大的突破。要想進一步提升三元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就要進一步提升電池中鎳的比重。但是電池中鎳的比重提升后,由于高鎳的熱穩定性很差,電池內部的熱反應就會非常劇烈,安全問題令人擔憂。
固態電池是一種使用固體電極和固體電解質的電池。其固態電解質不可燃、無腐蝕、不揮發、不漏液,高溫下表現良好,安全性更高。固態電池會大大降低電動汽車自燃的概率。
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公司和研究機構將重心集中到了全固態鋰離子電池上。大眾曾宣布計劃研發續航1000km固態電池;豐田汽車預計2022年完成固態電池的研發工作,并計劃于2030年實現量產。
電解質材料是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技術的核心,目前固態電解質的研究重要集中在三大類材料:聚合物、氧化物和硫化物。聚合物高溫性能好,已經有商業化的應用案例;氧化物循環性能良好,適用于薄膜柔性結構;硫化物電導率最高,是未來重要方向。不過,固態電池仍然面對一些技術難題。固態電解質具有高的電阻,在電導率、電池倍率、電池制備效率、成本控制方面仍存在一定技術挑戰。
下一篇:固態電池真的是三元鋰電的終結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