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8年06月29日
成本重壓下的商用車領域 磷酸鐵鋰會不會取代三元鋰電池的地位?
隨著2018年補貼新政的落地,在對成本敏感度極高的商用車領域,因成本下降幅度要求加大,部分企業策劃用磷酸鐵鋰作為動力電池推廣車輛。
很多人都以為:三元續航高,鐵鋰更安全,其實這個觀點是站不住腳的。誠然磷酸鐵鋰的熱穩定性優于三元材料,但在電池安全事故中,正極材料的熱分解是一個非常邊緣的因素。
從電芯層面上講,溫度上升到130℃以后,負極表面的SEI膜分解,導致高活性鋰碳負極暴露于電解液中發生劇烈的氧化還原反應,產生的熱量使電池進入高危狀態。200℃時,正極材料鈍化膜分解并析氧,此時,不管磷酸鐵鋰熱穩定性多好,也無力回天。
站在模組的角度,電芯的失效只是整個電池系統安全隱患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控制系統、生產管控的嚴密性等其他因素。
同時,續航也可以通過疊加電池來提升,因此,三元和鐵鋰的較量終究還要回歸到成本上來,尤其是在物流車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