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0年11月10日
詳解鋰電負極材料的種類及市場前景
鋰電負極材料的種類
1、嵌入型負極材料
最典型是碳材料,通常可以分為軟碳、硬碳和石墨。石墨類材料導電性好,結晶度高,有穩定的充放電平臺,是目前商業化程度最高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硬碳材料具有比石墨更高的放電容量,由于循環效率偏低、電壓隨容量的變化大、缺少平穩的放電平臺,硬碳作為負極材料,應用一直受限制。
2、合金化型負極材料
合金化儲鋰材料是指能和鋰發生合金化反應的金屬及其合金、中間相化合物及復合物。合金化型負極材料的理論比容量及電荷密度均遠高于嵌入型負極材料。同時,這類材料的嵌鋰電位較高,在大電流充放電的情況下也很難發生鋰的沉積,不會出現鋰枝晶導致電池短路,對高功率器件有很重要的意義。
3、轉化型負極材料
以前這類材料并不被看好,因為空間結構中沒有供鋰離子嵌入和脫出的位置,不符合傳統的鋰離子嵌脫機制,且在室溫下與鋰的反應曾被認為是不可逆的。直至幾種過渡金屬氧化物被發現具有很高的可逆放電容量,此材料才逐漸引起研究者們的關注。
鋰電負極材料的種類及市場前景
近期鋰電負極材料市場持穩運行,出貨方面隨著下游開工率的緩慢提升,情況有所好轉。產品價格相對穩定,現國內負極材料價格低端產品主流報2.6-3.2萬元/噸,中端產品主流報4.8-6.2萬元/噸,高端產品主流報7-10萬元/噸。
新能源汽車產量的快速攀升帶動了動力鋰離子電池市場持續高速上升。近日有機構調研顯示,2017年我國鋰離子電池市場達80.5GWh,同比上升27.0%,帶動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市場產量同比上升23.7%,達14.6萬噸。
從全球鋰離子電池生產總量看,自2010年以來全球鋰離子電池總產量年均上升速度在25%以上,2016年全球鋰離子電池總出貨量達到115.4Gwh,較上年同比上升21.1%。預計2020年全球鋰離子電池出貨量將達到265.7Gwh。
鋰電負極材料廣泛應用于電動汽車、特種航天、生物醫學工程等領域,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熱點。負極材料的發展是高比容量、高充放電效率、高循環性能和較低成本。鋰電負極材料對鋰離子電池性能的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用途,負極材料產業集中度極高,表現在區域集中和公司集中。
未來幾年整個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市場需求量將繼續保持持續上升的趨勢。從負極材料的種類上來看,整個負極材料市場將仍然以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為主體。隨著整個市場對高容量、高功率負極材料需求的逐步提升以及新一代負極材料制備工藝的逐漸成熟,市場重心也會逐步向新一代負極材料偏移。
上一篇:如何提高鋰離子電池快速充電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