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0年10月29日
有關鋰電負極材料市場狀況簡述
現階段,石墨材料是鋰電負極材料的主流,未來石墨烯、鈦酸鋰、硅碳復合材料未來其良好發展前景。在動力鋰電池方面,碳酸鋰可能是新的發展方向;在消費類電子產品方面,要提高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以硅-碳(Si-C)復合材料為代表的新型高容量負極材料是未來發展趨勢。
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能量密度是影響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且按鋰離子電池成本比例,負極材料占比鋰離子電池總成本的25%~28%。就目前的技術現狀而言,目前鋰電負極材料的研究相對滯后,正極材料取得較大突破的可能性較小。固態電池的技術雖然取得突破,但正式的商用仍要3-5年時間。
目前國內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生產公司眾多,超過50家,其中公司和杉杉股份為第一梯隊,處于國內行業領先地位;星城石墨、正拓能源、摩根海容等為第二梯隊,相互之間差距不大;另外三菱化學等巨頭也在國內設廠;其余多為規模小、技術水平低的公司。未來幾年,國內負極生產公司的競爭重要體現在第二梯隊公司對第一梯度公司的追趕,以及第一梯度公司間的競爭,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
近年來負極材料規模的迅速上升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爆發上升帶動動力鋰電池的上升,進而使負極材料的需求大幅上升,負極材料市場迅速擴大。作為鋰離子電池的核心關鍵材料,鋰電負極材料的市場需求不斷提高。都將促進鋰離子電池行業的快速發展,同時也給鋰電負極材料產業帶來廣闊的發展空間。
上一篇:鋰離子電池形狀分類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