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0年09月01日
高續航里程真的是電動汽車的硬指標嗎
電動汽車發展以來,續航里程一直是用戶關注的焦點,長續航里程也一直是車企追求的目標,因此行業也衍生出了“續航焦慮”一詞。到了2020年,長續航版新能源車輛不斷上市。據了解,小鵬p7最高續航里程已經超過了700km,特斯拉Model3長續航版與蔚來EC6等車輛續航也都超過600km。
日前,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表示,寧德時代正在研發一項新技術,讓電芯和底盤“合體”,拋棄電池系統原來笨重的外殼,并可能使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超過800公里,預計在2030年前推出這項技術。
關于車主來說,五六百公里的續航其實已經夠用了,傳統燃油車加滿一箱油一般能跑500公里左右,如今電動汽車續航里程越來越高,理論上甚至高于燃油車很多。同時,新的技術不斷在打破續航記錄,那么,高續航里程真的是電動汽車的硬指標嗎?
“準”確的剩余里程讓用戶心里有底
電動汽車續航里程“縮水”問題一直被詬病,是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時的顧慮所在,如今,市面上電動汽車真實的續航里程都達不到廠家當時宣傳的數值,一般要打個七八折,到了冬夏開空調的時候,有些車輛真實的續航里程甚至達不到官方數值的一半。
根據浙江省公布的《2020年上半年度受理消費者投訴情況分析》,2020年上半年,浙江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共受理交通工具類消費投訴2847件,其中新能源汽車消費投訴共482件,較去年同期上升32.4%,而續航里程“打折”是消費者投訴的熱點之一。
在2020我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上,嵐圖汽車CEO兼CTO盧放表示,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雖然是一項重要指標,但續航不能無限增大,更重要的是先把剩余里程做“準”。
假設一下,當你的電動汽車顯示還剩余100公里的續航里程,但最終你只能行駛50公里左右,這種情況下,車主心里沒有底,一定會出現焦慮和擔憂,再高的續航里程也不能緩解。盧放表示:“假如能做到數據精準,那么用戶就不會那么焦慮,所以對剩余里程的精準計算是非常重要的。假如不做精準計算,用戶可能永遠不了解自己真實的剩余里程,只有解決了剩余里程精準顯示,才能真正解決用戶對續航里程的焦慮。”
目前,市面上電動汽車官方的續航里程都是在理想情況下測得的數據,但實際續航里程受路況、行駛速度、個人駕駛習慣等影響較大,最終導致實際的續航里程打折。關于車企來說,一味地追求高續航里程并不能解決用戶實際的續航焦慮,解決用戶真正的痛點要真實準確的數據,有了準確的數據,才能安心的上路,才能讓用戶對電動汽車放心。
我們可以發現,雖然長續航里程的電動汽車逐漸出現在市面上,但是我們卻很少在高速公路上發現它的蹤跡,“電動汽車不敢上高速”經常被人詬病。其中車主害怕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續航里程的“縮水”,車主對剩余的續航里程心里沒底,不敢輕易上高速。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高速上沒有足夠的充電設施,大多數車主都害怕在高速上找不到充電的地方,最終只能選擇拖車,不僅耽誤了出行,而且還要多花錢。
完善的補能體系讓用戶無后顧之憂
針對續航里程,上汽集團技術中心副主任朱軍談到:“人們追求續航里程跟充電便利性有很大的關系,我們現在買一輛燃油汽車,從來不講油箱多大,能跑多遠,因為那不是一個問題。現在電動汽車老是這樣講,充電不方便是其中一個原因。”
2020上半年,特斯拉Model3位居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排名第一,其中,銷量最高的版本續航僅為445km。于此同時,蔚來ES6已經持續10個月蟬聯純電SUV冠軍,而蔚來ES6續航里程最高為430公里。尤其是在一線城市,特斯拉Model3和蔚來ES6的銷量排名一直高居不下。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長續航里程不再是用戶選擇車輛的首選。
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在朋友圈發出感嘆:感覺大部分同行都會嚴重低估了特斯拉自建超級充電站,蔚來自建換電站和充電體系關于銷量的促進。否則445公里的Model3,420公里的ES6,價格貴、續航短,如何能成為銷售冠軍……
關于車主來說,充電問題是電動汽車車重要解決的一大問題,完整的補能體系會讓其有更好的用戶體驗。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站和蔚來的換電站穩定地解決了充電體驗,良好的用戶體驗決定了品牌口碑和銷量。
截止到目前,特斯拉在我國已經建成了超過2500個超級充電樁,2400個目的地充電樁,能夠覆蓋約90%的人口密集城市,是國內新能源市場中最大規模的單一品牌充電網絡。截至到2020年七月底,蔚來已建成換電站141座,覆蓋國內64個城市。
一位特斯拉車主在微博上感嘆:“用過特斯拉超充,頓時理解了京東的自建物流。”從車主的感慨可以看出,相關于長續航里程來講,這或許才是市場關于電動汽車的真正需求。
關于一般的用戶來說,真實的500公里的續航里程是夠的,假如跑的實際里程遠遠達不到的話,就另當別論。精準的數據會給用戶安全感,同時也會新增用戶對品牌的信賴感。于此同時,完善的補能體系會讓用戶無后顧之憂。隨著電動汽車產業的不斷發展,在市場的選擇下,長續航里程或不再會是硬指標。責任編輯:t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