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8年06月02日
太陽能光伏將成為可再生能源領域最大的行業市場
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的報告,太陽能光伏將成為可再生能源領域最大的行業市場。
2016年,可再生能源成為58個新興經濟體中成本最低的電力形式。美國金融咨詢和資產管理商Lazard公司今年公布的平衡成本分析報告(LCOE11.0)顯示,太陽能和風能發電成本(每兆瓦時發電46至53美元)低于煤炭和天然氣(60-68美元)。
太陽能發電是2016年全球新能源增長最快的電力來源,首次超過其他所有發電形式的增長。據國際能源署(IEA)的調查,在強大的太陽能光伏市場背后,可再生能源增加的電力去年占全球電網新增電力的三分之二。除此之外,到2017年底,太陽能的發電量將超過核電。
東亞地區更環保的電網
今年11月,全球綠色增長研究所(GGGI)在韓國首爾舉辦了第一次能源論壇,GGGI成員國分享了他們的能源轉化經驗。德國的太陽能和風能在去年夏天突破了該國所有能源使用量的85%。
迅速增長的可再生能源正在迅速取代德國的核能,而其煤炭在能源結構中仍然起著關鍵作用。另一方面,在英國,煤炭在能源結構中的使用在短短十年間迅速從50%下降到了9%,取而代之的是廉價的太陽能和海上風能,而其核能仍然起著關鍵作用。
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迅速實現太陽能和風能投資目標,到2020年將實現其可再生能源為100%的目標,到2030年實現零排放,而其國家層面的目標則更為溫和。
在韓國,目前可再生能源只占該國電力生產的2%,其中燃煤電廠和核電廠的發電量分別為40%和30%。但是韓國政府最近表示,在2030年之前把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提高到了20%。
韓國政府計劃在其全國各地建立可再生能源協調中心,確保每個村莊的太陽能系統,采用地方政府部門領導的項目,其中包括海上風能,可再生能源項目實現公用事業規模可確保可其經濟可行性。
實現20%的目標對韓國來說是否有些雄心勃勃,還是為了應對環境和氣候的嚴峻挑戰?新政府的雙重目標是韓國成為無核社會,同時解決霧霾空氣的污染問題,現在韓國相關部門正在積極爭論。
實現這兩個目標都需要減少核能,以及采用煤和柴油來產生電力。這個確實是一個雄心勃勃,甚至是令人生畏的挑戰,但在能源和交通運輸部門正在經歷非常迅速的過渡時期,這并非不可能完成。
而對于正在進行的能源轉型,全球各地的可再生能源和電動汽車發展的速度和深度令人驚訝。這是許多國家政府制定的首要任務,而這正在對傳統經濟和就業部門造成嚴重的影響。
而有的國家在公用事業規模的可再生能源拍賣中太陽能和風能的價格創下新低,傳統的化石燃料動力能源公司為此付出了沉重代價。例如,德國最大的公用事業公司E.ON公司在上個月的虧損為9億美元,這是其剩余市值的一半。
難怪可再生能源轉型讓傳統電力企業感到恐慌,各國政府也在考慮是否要保護這些電力企業。
對傳統發電廠(特別是煤炭和核電)投資巨大的國家確實需要一大筆資金來收購這些資產。在幾年前建成的最廉價的能源形式的燃煤電廠成為能源公司沉重的負擔。
在波恩COP23會議上,二十個國家的新建煤電聯盟宣布,他們將在2030年之前完全淘汰其能源結構中的煤炭。該聯盟希望在2018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之前有五十個成員。
這需要思維方式的真正改變。到2030年,韓國是否能夠不采用煤炭發電?目前看來這似乎是不現實的,但請記住,在可再生能源比當今更昂貴的時期,英國也發生了類似的變化。那么為什么不會在韓國發生?
當然有一些挑戰。例如,這種能源轉型是否會導致更多的失業?在化石燃料行業,尤其是煤炭領域的工作崗位確實正在迅速流失。例如在德國,大部分與煤炭有關的工作已經消失,但與此同時,可再生能源行業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
德國前綠色黨議員兼能源觀察集團(EnergyWatchGroup)總裁Hans-JosefFell表示,到2050年全球能源向100%可再生能源電力系統過渡的過程可以創造3700萬個就業機會,從2015年起增長率超過90%。
在快速的技術轉型中,確實會失去一些工作崗位,但是更多新的綠色工作崗位正在形成,并需要對勞動力進行教育和再培訓,但最終為企業和個人帶來了許多新的機會。
上一篇:智能電網中有哪些儲能技術?
下一篇:膠體電池的保養及使用注意事項?